您的位置:
> 详情

【学校教师培训】沙盘中的心灵对话:萧山区家庭教育种子导师高研班《沙盘实用技术》培训

发布日期:2025-04-24 11:42:40   来源 : 浙心理    作者 :关注☞浙心理    浏览量 :34
关注☞浙心理 浙心理 发布日期:2025-04-24 11:42:40  
34

图片

4月的杭州,春意盎然,一场关于心灵成长的深度探索正在悄然展开。4月8日至10日,由浙江省联合应用心理科学研究院承接、张守翠老师主讲的“沙盘实用技术培训”课程在富阳区成功举办。三天的培训内容充实饱满,理论与实操并重,学员们在沙盘的世界里沉浸、思考、成长,收获满满。



专业引领:沙盘技术的深度解读


作为本次培训的主讲嘉宾,张守翠老师凭借其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和深厚的专业背景,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实践的盛宴。张老师不仅是浙江省联合应用心理科学研究院讲师,还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企业培训师。自2006年投身心理咨询行业以来,张老师在儿童与青少年成长辅导、亲子关系改善、情绪管理等领域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尤其擅长运用沙盘技术帮助来访者探索内心世界。
培训首日,张老师从沙盘疗法的历史起源讲起,带领学员们追溯这一技术从英国作家威尔斯的《地板游戏》到劳恩菲尔德的“世界技法”,再到卡尔夫结合荣格心理学的创新历程。她详细阐述了沙盘的核心理念:蓝色沙箱象征“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沙子是意识与无意识的桥梁,而丰富的沙具则是来访者内心世界的投射。通过这些材料,沙盘疗法帮助人们将无形的心理内容有形化,成为一种独特的心灵对话方式。



实操体验:在沙盘中遇见真实的自己


第二天的课程以实操体验为核心。学员们分组进行个体沙盘操作,在张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亲手布置沙盘,感受沙盘游戏的流程与意义。每一个玩具的选择、每一次沙子的触碰,都是一次与内心深处的对话。
张老师强调,沙盘治疗者应是陪伴者而非指引者,减少语言干预,尊重来访者的表达。学员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这种“静默见证”的力量,学会用欣赏的姿态支持来访者的自我探索。案例分析环节,张老师通过具体案例的演示,引导学员观察沙盘中的现象,分析作品的整合性、空间配置和主题象征。这些细致的解读让学员们对沙盘作品的深层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团体沙盘:在互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


第三天的团体沙盘环节将培训推向高潮。学员们在规则的引导下,通过轮流摆放沙具,共同完成了一幅幅充满创意与情感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从“各自为政”到“协调共感”,逐渐体会到团体沙盘的凝聚力与互动性。
张老师指出,团体沙盘不仅促进人际互动,还能帮助成员感受到“和他人一样”的体验,减少消极的自我评价,增强归属感与责任感。学员们在分享中感慨,这种体验让他们重新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学员心声:收获与期待并肩而行


三天的培训让学员们收获颇丰。一位学员表示:“沙盘技术不仅是一种心理辅导工具,更是一种自我探索的方式。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会了如何用沙盘倾听来访者的心声,也更懂得如何与自己的内心对话。”
另一位学员则感慨:“团体沙盘让我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这种体验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培训结束时,学员们纷纷表示期待进一步学习,将沙盘技术应用到家庭教育和心理辅导中,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内心的平衡与力量。



结语:共创、共生、共荣


三天的沙盘技术培训,不仅是一次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一场心灵的旅程。浙江省联合应用心理科学研究院始终以推动心理学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使命,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心理技术的推广与实践,助力更多家庭和孩子走向幸福与成长。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份心灵的种子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绽放光芒!


欢迎关注公众号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学院路107号浙江省职工服务中心11楼
电话:0571-86940352

Copyright ◎ 2024 浙江省联合应用心理科学研究院
添加小助手,了解更多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